三月伊始,各路专家都在展望 3500
结果到了五月,都在讨论 3100 守不守得住
哈,市场就是这么任性
年报已经全部出炉,除了 *ST 烯碳
不过并不影响整体的判断
下面是各种数据表,
如果没有耐心看可以直接跳过
个人结论在后面
1. 市场依旧处于估值偏高的水平。上面数据最后对应的是 20170331 的股价,并没有包括 4 月下跌。值得注意的是,4 月指数低点 3097 的估值水平与 2638 的水平相当,还要低一点点。
2. 仔细观察 2015 与 2016 数据,前三季度其实相差不大,意思是没有增长。区别在于第四季度,3000y 净利润,增长 10%。这得益于供给侧,涨价去库存。
3. 分板块比较,虽然从增速看,创业板比较亮眼。不过主要是 ipo 的影响,2016 年增加 80 个创业板股票,增加 20%。相对而言上海深圳基数大,增加并不明显。这里就没有仔细进行计算,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倒弄倒弄。
4. 把所有的股票看成一个整体,一个公司来评估,那么 ipo 相当于新开生产线。我们认为,整体盈利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增长,仍然处于历史较低水平。
后续需要留意的是
1. 供给侧,涨价去库存能持续多久,上游原材料,有色、煤炭、钢铁、化工、纸张等的涨价能否传导到终端?
2.1wy 的商誉,怎么消化?2014-2016 大量的高溢价并购,占 2016 年整体净利润 2.5wy,接近 40%。如果并购对象业绩无法保证,那么它将侵吞利润。
最后,说说走势吧
比起干燥的数据,
大家对这个比较感兴趣,
年初预案提醒过 201702-201703 是时间点
现在回看,如果不是凶案,高点就在那
即便如此,也不过相差几天
从市场成交看,
自打 4 月后,
每天非一字板的最低成交只有 500w 左右
成交最高的 20-50y 不等
意思是啥呢
冰火两重天呗
大部分股票已经是丧失流动性了
接下来,201705-201706 又是时间点
这两个月估计也就麻麻地,好不了,坏不了
再后嘛,五不穷六不绝七不翻身呗